时间:2016-11-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每年春节之后,总有一个日子,让单身狗们和疑似单身狗们在社交网络上晒狗、晒“意外收到的花”,晒一个人的晚饭等等...

笑死了...真单身的人在情人节的夜晚,是应该下班后,在夜幕低垂的街上避开那些繁华的街道,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只有一个灯笼当作招牌的烤串店里,眺望着头上裹着毛巾,穿着脏兮兮的工作服的烤串大爷在烟雾缭绕里忙叨着,一边狠狠地嚼着嘴里那块鸡胗,灌下一大口Highball才对吧?

所以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烤串”。

不不不,不是新疆大叔或者东北大汉的那种羊肉串,而是日系的やきとり(烧鸟)。在这种店里,中年男人们会大声喧哗,一个人来的老头子会默默喝闷酒,店里烟雾缭绕而且绝对不禁烟,老板会默不作声地瞟一眼不点菜只聊天的小年轻——对于情侣来说这是根本无法踏入的禁区。但是烧鸟店这个词实在是太生硬了,所以我还是用烤串店来讲述吧。

话说从我第一次到日本算起,一直到第一次走进,中间有5年的空白。这五年里,我从不敢走进烤串店。最直接的原因如下:

烤串店里的菜单,不管写得是否规矩,最大的问题是看不懂:每个用来烧烤的部位都有自己独特的叫法。这种感觉不亚于外国人和外地人来北京吃爆肚——如果你有自信的话,请试试解释下这些部位:

百叶,肚板,散丹,肚领,葫芦,蘑菇头,食信...

恩,相对应地,其实日本的烤串店里也有类似的系统。当然,其实寿司店里的鱼类名称对于游客来说也大约看不懂,但好在它们大多数还有对应的汉字——你拿google一查也能查到大概;然而烤串店里的名称却大多类似于“诨名”,让你看了都猜不出是什么肉...就更别说是什么部位了。

所以我在空白的5年里,每每走过烤串店,都会好奇地张望着炭火上滋滋作响的肉串们,真想跟老板说“5个肉串3个肉筋2个板筋1个大腰子”——然而日本并没有几家羊肉烤串。直到多年之后,有个日本妹子约我喝酒,我才说:

“请你带我去烤串店吧,拜托了。”从那一天起,新世界的大门就打开了(你们不要乱想)。

那么这一篇,我就来教单身的朋友们如何在日本的烤串店里点菜。那些秀恩爱的朋友,请你们放过烤串店那一片净土吧...

1.在烤串店里吃什么。

烤串店的菜单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鸡肉类/猪牛肉类/下酒菜类。大部分是没有海鲜、甜点、进口红酒这些用来讨好女孩子的东西的。

鸡肉类里最重要的分类,请跟我一个个念:

ねぎま(葱鸡串):把鸡肉和大葱穿在一起烤,不爱吃大葱的人记得千万别点!你旁边没有那个可以你一撒娇就把大葱夹走吃掉的人!

ぼんじり(鸡屁股):听起来很恐怖,但其实这个是鸡屁股两侧的肌肉部分,并没有奇怪的菊花和其他组织,所以吃起来就是很肥嫩很香的部位,一般也是店里卖得最快的品种。到店第一件事就是先问鸡屁股还有没有,已经是身边很多朋友的惯例了。

つきね(鸡肉丸子):用鸡肉碎和香料(有些店会加胡椒和罗勒)、搅碎鸡脆骨做成的鸡肉丸,一般常见的有“热狗型”和“肉丸型”两种。直接吃也可以,但现在很多店流行上一个生鸡蛋黄,蘸着鸡蛋黄吃格外香(好了不用每次都问我会不会腥)。

ささみ(鸡胸肉):鸡胸肉烤熟了会特别难吃,所以大多数店只会把表面烤熟,里面还是半生的状态——这样的鸡胸肉吃起来才不会觉得太干。鸡胸肉上普遍会抹山葵,吃起来有些像金枪鱼赤身哦。

せせり(鸡脖子肉):和我们的烤鸡脖不同,日本烤串店里会把鸡脖子上的肉剔下来(简直良心!)穿成串烤,肉香特别丰富,但也比较少见...

すなぎも(鸡胗):鸡胗就不用说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店会用汉字“砂肝”来写,见到了会读就好。

てばさき(鸡翅膀):烤鸡翅在关西地区很常见,尤其是名古屋地区,号称消费了全日本50%以上的鸡翅膀——当然大部分都被风来坊和山ちゃん给炸了。大部分的日本烤串店里的鸡翅都是翅中带翅尖一起烤的,而且说实话,比在国内吃烤翅还便宜。

もも(鸡腿肉):鸡大腿肉肯定是大家最熟悉的鸡肉部位之一了,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口感我就不多说了。

所以记住这8个,保证你在烤串店里不会懵圈!

猪牛肉部分,我只挑常见的几种来说吧:

ハラミ:大名鼎鼎的“牛横膈膜”,烤肉的定番之一。烤横膈膜串一般都切得比较厚,肉汁更加丰富,但在“庶民乐趣”的烤串店里,一般算比较高价的品种。

牛すじ:牛筋串,可以理解为我们的肉筋,但是“筋”的部位更多,也有的会加上牛肠之类的部位来烤。

(手机里没找到烤的牛筋串,拿个Oden的牛筋串来充数吧...)

豚バラ:猪五花,我个人喜欢烤得较过火的,吃起来不太膩。

ベーコン巻:培根卷,顾名思义是用培根裹上各种蔬菜来烤。常见的是金针菇培根卷、芦笋培根卷。在目黑的一家小店里吃过小西红柿(圣女果)培根卷和茄子培根卷,惊为天人。

こぶくろ:这个是黑暗料理的范畴了,汉字写成小袋,其实是猪的子宫...看到这里已经要吐了的朋友请自觉闭眼。小袋的口感类似于脆猪肚或者爆肚里的肚仁,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味道,然而心理压力大大的。

2.烤串店的味道。

和我们在中国吃烤串必放的辣椒和孜然不同,日本的烤串基本上只有两种基本口味:盐味和酱味。一般来说,盐味比较清淡,配合一些肥嫩肉质的“地鸡”,可以更好地体会烤串的味道。而酱味则是在肉上刷上稍甜的酱油汁,尤其是つくね和ねぎま,会更加促进食欲。

当然,对于大多数中国的食客来说,吃串没有辣味是万万不可的——这在日本其实也一样。在关东往北地区(东京、仙台、北海道),店里都会摆着七味辣椒粉(辣椒、菜籽、芝麻、山椒等等的混合调味料)或者一味辣椒粉(纯辣椒)。

而在关西地区,则是默认提供山椒粉——其实就是我们的麻椒粉。

当然,如果你需要山葵(wasabi)或者黄芥末(karashi),跟店主说也会免费提供的。有些店面还会有蒜泥或者葱碎。生鸡蛋黄一般是收费的。

3.配什么酒?

烤串配的酒可以简单分为两类:碳酸类和传统类。

碳酸类里眼下最流行的自然是Highball,用威士忌和苏打水、柠檬(也有些店不加柠檬)配制的饮料,喝起来清爽自然,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喝一杯都让你神清气爽。

碳酸类里少不了的还有啤酒,例如作为开桌必点的生啤,或者略显老气的瓶啤,在烤串店里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加了苏打水、烧酒和果汁的各种“ハイ”,也能让女孩子轻松地干上几杯。

传统类的酒一般最常见的就是日本烧酒了,尤其是上点儿岁数的老年人,用热水调着烧酒喝上两杯,配着两三串烤串,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跟店主聊着,也能坐上一晚上。

普遍来说,因为烤串店确实“太庶民了”,所以很少有游客光顾,也没有人来店里摆排场,所以备着高级清酒的店面很少——店里大多数清酒都是日元毫升以下的普通清酒,倒也非常符合气氛。

4.去什么样的店吃?

也许最直观的答案就是,去好吃的店吃。但是烤串店其实还是有广度和深度之分的。

所谓的广度,就是指店里的备货品种。一般来说,备货品种最少的店往往是连锁店,尤其是那种看上去干干净净的店面;车站、商店街附近的烤串店的品种数量会稍多一些;而最多的店面,基本上已经变成传说一般的存在了,不早早去订位根本进不去店。

而深度则是店主在制备材料时的选材和加工。例如つくね这种东西,都是鸡肉丸子,但有的店家会在里面加上调味料来让味道更丰富,还有的会加进小脆骨来增加口感,也有些高级店会使用某些地区的特产鸡肉来制作,更有些会建议你配上蛋黄来吃,或是用生的青椒包起来吃...这些小细节往往是连锁店做不到的。

所以如果我来排序的话,有气质的名店有人情的老店热闹的街边店商业区的大店连锁店。

当然,在日本吃烤串,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乐趣,就是跟脾气迥异各色各样的店主的交流。这就得讲几个我自己的小故事了。

大家往往说东京人冷漠,京都人高傲,关西人直爽。而我非常反对这样的固定观念。印象里是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和胖蝉约着去目黑吃烤串,然而最火的那家店根本没有档期,于是我只好找到了两年前一个寒冬的夜里,和台湾来的哥们儿耗到了夜里3点的那家小店,店主还是那位阿姨。

到了店里我说:“我今儿没订座,一会儿有个朋友要来,但是估计也得一个小时以后了...您能让我临时预订下吗?”看着7点不到店里就坐得满满登登,我觉得估计店主很为难。但是出乎意料的就是,阿姨让里面的客人挤了挤,跟我说:“外面太冷了,你就先坐在这里等吧!位置我给你留着。”

然而这家店其实是天天等位,根本不愁没客人,也压根不用让其他客人给我挪位子——毕竟我的朋友一个小时以后才会到。一下子,那种“很久没来了啊”的亲切感就马上回来了。

另外一次,则是在大阪被烤串大爷吓住的经历。在大阪街上转转,你确实会觉得大阪的老大爷们性格直爽为人有趣,尤其是没几个像东京那种“顽固老爹”类型的人。而这家位于千日前路边的小烤串店,在我一进去的时候可不是平易近人的。

那天是我带着几位从国内一起跟团来的女孩子去找吃的,偶然就看到了这家外面用塑料棚子搭起来的烤串店。里面那位烤串大爷看上去得有70多了,我探头进去问:5个人,能进来吗?大爷瞟了一眼外面大包小包的姑娘们,说:日语听得懂吗?听不懂就算了。

这可真是冷淡啊!

然而我实在太馋了,于是一边说我来翻译您放心,一边带着姑娘们就坐。上来先是一人一串鸡屁股一杯扎啤,然后开始看着店里墙上的”涂鸦“点菜——因为根本没有菜单。然而随着喝酒越喝越多(烤串大爷一边烤一边自己喝烧酒!),店里的客人开始跟我们搭话、递烟(我在中国已经十几年没看过陌生人互相递烟的情景了!),然后老大爷也特别开心地给我们推荐一些写都没写出来的吃的...总之那一晚我是在被大阪民众和烤串大爷和中国妹子的吐槽夹攻之下屈辱地挺过来的。

大约4个月之后,因为红叶团的原因,我又去了大阪,再次找到了那家店。掀帘一看,还是臭臭的脸的老板,我头一句话就问“您还记得我吗?”

“差不多就算凑合记得你吧!这次没带那么多女孩子来吗?”卧槽竟然吐槽还在继续...

跟烤串大爷聊天,才知道其实他的这家店面已经开了45年了,每天下午5点到凌晨3点。所有的采购和备货都是75岁的老板一人来做,尽管有两个儿子和一个22岁的女儿(也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女儿多大),但是儿子在他的店里做了3年,就觉得跟老爹在一起干活儿实在太烦了,于是干脆自己独立。最初的店面只是从一间小推车开始,到了泡沫时代也风光过开了大的店面,但最后因为经济衰退,大店面难以为继,大爷把店关了,还是回来自己从10平米的小店做起。

怎么说呢,所有的东西都算不上精致,但加上这位大爷45年的手艺,和店里难以捉摸的怀旧气氛,反而是让我在大阪最想去的一家店面。哪怕吃不下也行,去陪老大爷喝杯酒听大阪人侃大山也是一种乐趣。

5.吃烤串贵不贵?

一般来说,我喜欢的那种不太好找的烤串店,价格每串-日元左右,算是中上等,加上酒的话每个人应该0日元以下。而名店的价格可能会飙到7-日元,也不算特别贵。

而一些连锁店和超低价店,每串价格-的也比比皆是,但是味道可能会有挺大的差异。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烤串店在落座后都会给客人上小菜,日语叫お通し,这个是要收费的,一般在-日元左右,也就算是店里收的服务费和炭火费吧。

总之,无论是现在正在日本旅行的朋友,还是尚在国内的各位烤串爱好者们,有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帮你在异国他乡也勇敢地尝试那些游客们望而却步的烤串店。

但是千万别喝多了,我第一次去拓也的店,就是在吃了那顿烤串之后。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ocaltrue.com/zdgzp/17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