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在我国很多地方除有“年味”外,这个节气也是养生保健的好时机。《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就是说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说,冬天由于阳气少,正是“冬三极”的时期,人的身体尤其是体质较弱的人群非常容易出现不好的情况。冬季的3个月份,是阳气收藏的时期。天气非常寒冷,应重视保护身体的阳气,不要使阳气过度耗散。所以中医认为冬至前后是养生保健的关键时期,大家千万不要忽视冬至这个节气! 那么到底什么是“冬三极”? 其实冬三极就是在冬至前后天气常出现三个极端状况,即寒冷之极,气降之极和阴极。 尤其在夜半子时,一天的气温达到最低值,人体尤其是体弱的人容易出现阳虚寒凝,血液容易凝滞,寒气又通于肾,从而容易引发心、脑、肾方面的疾病!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预防呢? 首先说说心脑方面 因冬至以后天气愈发寒冷,气血运行缓慢,寒冷会刺激心脏和脑部的血管收缩,从而诱发心绞痛,脑动脉管腔阻塞。所以要注意穿暖防寒,帽子要暖和,避免头部受寒,避免过劳,多晒太阳。 可以多吃萝卜、山楂、丹七片,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避免血液浓缩,睡前一小时要喝一杯水。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杯水。血稠的人可服生三七粉1克(冲入温水或肉汤服)。 注意,冬天锻炼的人,要在太阳出来后锻炼。这两天雾霾较重,最好多在室内活动。 还有就是要说一点:因为心绞痛、心梗容易发生在半夜,所以被褥要暖,睡前如感憋气的,要服丹参片,心前区不适的要服速效救心丸等。 也可以利用中医腧穴点按膻中、(两乳横线中点),极泉(腋下),郄门(手横纹上四寸正中) 较重者如出现面色苍白,胸闷憋气,冷汗淋漓,烦躁不安的,医院。 其次说说保肾方面 冬至前后天气寒冷,寒气通于肾,所以冬至前后,原先患有肾系疾病的人会容易加重,体质不好的人也容易生病,所以就要格外注意。 腰部要尽量避免受寒,裤子要穿暖。避免感冒,有咽、扁桃体炎要积极治疗。避免过度疲劳。盐要少吃,肉要少吃,以保护肾功能。 在中医外治方面可多扣腰后肾俞穴和背部两侧的膀胱经,以提高抗病能力。 最后说说起居饮食方面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气候变化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天气非常寒冷,应重视保护身体的阳气,如果冬天过度消耗阳气,体内阳气储存不足,则次年春天容易发生四肢无力,头晕欲厥之类的现象,对养生不利。因此,这个时候应该从起居饮食上多加注意。 民间养生有“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的说法,冬至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因此,在起居上,市民应早睡晚起,等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 此外,冬季高血压患者如果晨练太早,气温太低会使血管骤然收缩,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可能引起心绞痛发作,因此高血压患者晨练最好在上午八九点之后开始,晨练之前应先遵医嘱服用降压药。 而外出的市民也要多穿衣服,尤其在雾霾重的天气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同时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 在饮食方面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从立冬开始至冬至前后是对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大家称为“补冬”。正确的“补冬”,能使身体强壮而又保持窈窕。 在饮食上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 附:常用“补冬”药缮处方 1.八珍:当归、地黄、枸杞、芍药、白术、茯苓、大枣、甘草。 2.四神(又称“四臣”):莲子、芡实、、山药、茯苓 3.四物:当归、川芎、芍药、地黄。 4.单方:人参、当归、田七、杜仲等。 烹调方法:将准备好的汉药,如八味、四味、二味或一味,放入大壶内。接着准备家禽(鸡、鸭)或野禽(雉鸡、斑鸠等),还有猪脚(肘子)、猪肚、腰子、鳗鱼、鳖等,经过处理后再放入大壶中,然后倒入水和酒,或仅使用酒来慢慢炖煮。 煮好的补冬品,有效成分会渗出于汤中,肉里的软骨会松软到入口即化,汉药独特的味道则会满室生香。 注意:“补冬”最好在身体状况良好时进行,患有感冒而发烧或咳嗽时应避免。然而,“四神”的药性特别温和,而且富有滋养又能强化肠胃,因此即使处于感冒体力衰弱的情况下,只要有些食欲,即应多加食用。 欢迎各位朋友们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中医外治经验,欢迎踊跃投稿! 可发送文章到邮箱wlh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ocaltrue.com/zdggx/5074.html |